华金教育 | 2025-04-18 | 136
某大豆压榨企业计划在2024年3月采购1万吨大豆,当前(2023年12月)现货价格为3200元/吨,企业担心未来价格上涨,决定通过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。已知以下信息:
大连商品交易所(DCE)大豆期货合约规则:1手=10吨,保证金比例10%
2023年12月大豆期货主力合约价格:3500元/吨
2024年3月现货价格实际跌至2800元/吨,期货价格跌至3000元/吨
企业最终在现货市场采购,并平仓期货合约
问题:
计算企业现货采购与期货市场的盈亏总额,并分析套期保值效果。
若基差从2023年12月的-300元/吨(现货-期货)变为2024年3月的-200元/吨,说明基差变化对套保结果的影响。
步骤1:确定套保方向与数量
风险暴露:担心未来采购价上涨 → 需做买入套保(Long Hedge)
❗ 陷阱提示:本题中企业实际操作是卖出套保(Short Hedge),因为题目中企业最终在现货市场采购(持有现货多头),需通过期货空头对冲。此处为题目特殊设计,考察考生对套保方向的敏感度。
步骤2:期货操作
卖出开仓期货合约数量 = 1万吨 / 10吨/手 = 1000手
开仓价格:3500元/吨 → 平仓价格:3000元/吨
期货盈利 = (3500 - 3000)元/吨 × 1万吨 = 500万元
步骤3:现货市场采购成本变化
预期成本:3200元/吨 × 1万吨 = 3200万元
实际成本:2800元/吨 × 1万吨 = 2800万元
现货"亏损"(机会成本) = 3200 - 2800 = -400万元(因价格下跌未获益)
步骤4:综合套保效果
总盈亏 = 期货盈利 + 现货"亏损" = 500万元 - 400万元 = +100万元
结论:通过卖出套保,企业不仅抵消了现货价格下跌的损失,还额外盈利100万元。
原始基差(2023年12月) = 现货3200 - 期货3500 = -300元/吨
最终基差(2024年3月) = 现货2800 - 期货3000 = -200元/吨
关键逻辑:
基差走强(从-300 → -200):绝对值缩小,但方向仍为负值(期货升水缩小)。
对卖出套保的影响:
理论完美套保条件:基差保持不变。
实际结果:基差走强 → 卖出套保者获得额外收益(本题中盈利100万元)。
公式:套保额外收益 = 基差变化 × 数量 = [(-200) - (-300)] × 1万吨 = +100万元
深层考点:
基差风险是套期保值的核心风险来源。
当期货跌幅小于现货跌幅(即基差走强)时,卖出套保优于预期。
方向陷阱:表面看似需买入套保,实际需反向操作,考察对套保本质(风险对冲 vs. 价格预测)的理解。
基差动态分析:结合数值计算与市场结构变化,要求考生掌握基差走强/走弱的经济含义。
机会成本概念:现货"亏损"并非实际现金流损失,需理解套保的综合效果评估方法。
此题型在期货考试中占比不足5%,但对理解套保核心逻辑至关重要,符合"特殊且高难度"的要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