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金教育 | 2025-03-18 | 303
2025年,GARP协会(全球风险管理专业人士协会)针对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、ESG风险兴起等新挑战,对FRM考试政策进行了系统性改革。
本文从考试结构、科目权重、题型分布、认证要求等维度全面对比新旧政策,为考生提供清晰的备考方向。
旧政策(2024年前)
分两级考试(Part I和Part II),需按顺序通过,每年2次全球统考(5月和11月)。
考生需在Part I通过后4年内完成Part II,否则成绩作废。
2025年新变化
模块化改革:取消两级划分,改为**“核心模块+选修模块”**:
核心模块:覆盖风险管理基础工具、市场/信用/操作风险(占比70%);
选修模块:新增ESG风险、AI与大数据风控等前沿领域(占比30%,三选一作答)。
考试频次增加:每年4次考试窗口(3月、6月、9月、12月),支持单模块分次报考。
影响分析:
考生可针对性补强短板,但需注意选修模块与职业方向的匹配(如ESG适合资管机构,AI风控适合科技金融)。
旧政策
Part I侧重定量分析(20%)、金融市场与产品(30%);
Part II聚焦流动性风险(20%)、投资风控(15%)。
2025年新变化
核心模块权重调整:
数字化转型工具(Python金融建模、区块链风险)占比提升至25%;
巴塞尔协议IV、全球监管合规框架(如SEC气候披露新规)占比从15%增至22%。
选修模块:
ESG风险模块涵盖TCFD(气候相关财务披露)、碳金融衍生品估值。
备考建议:
需掌握Python基础代码实操,并关注国际监管动态(如欧盟CSRD、美国气候法案)。
旧政策
全部为单项选择题(Part I 100题,Part II 80题),侧重理论计算。
2025年新变化
核心模块保留选择题(80题),但增加10%的多选填空结合题(如填写风险值并选择对冲方案);
选修模块新增2道综合案例分析(需撰写风险报告框架或设计压力测试模型)。
应对策略:
考生需提升复杂信息提炼能力,熟悉Wind/Bloomberg等数据终端的基础操作。
旧政策
通过考试后需5年内提交2年相关工作经验,无持续教育学分(CPD)强制要求。
2025年新变化
认证时效延长:考试通过后工作经验提交期限从5年放宽至7年;
新增CPD要求:持证后每3年需完成30学分(含至少5学分的ESG/伦理课程);
审核机制升级:工作经验需提供直属上级或HR实名认证,并附项目案例说明。
职业影响:
鼓励持证人持续学习,但兼职或非风控岗位的认证难度增加。
2025年新变化
核心模块:早鸟价400美元,标准价600美元;
选修模块:统一300美元(无早鸟折扣);
首次挂科补贴:初次考试未通过者,下次报考可减免20%费用。
成本对比:
若分模块报考,总费用可能降低(例如核心+一门选修=700美元),但需规划好考试节奏。
旧政策
按总分排名划定全球前25%左右为通过线,允许单科弱势总分弥补。
2025年新变化
分模块及格制:核心模块需达到70%正确率,选修模块需60%,任意模块未达标则整体不通过;
成绩有效期:单模块成绩可保留3年(超期需重考)。
风险提示:
考生需避免偏科,尤其是新增的数字化与ESG模块可能成为“卡通过率”的关键。
能力复合化:从单一风控向“技术+合规+战略”跨界人才转型;
风险前瞻化:ESG、AI伦理等非财务风险纳入核心体系;
认证终身化:通过CPD机制倒逼持证人知识迭代。
备考建议:
尽早适应机考模拟环境(新题型需键盘输入计算过程);
关注GARP官网发布的2025年新考纲
加入学习小组,针对性突破Python和监管案例短板。
2025年FRM政策变革既是挑战,更是职业跃升的机遇——唯有主动拥抱变化,方能在风控浪潮中抢占先机。